數據概述
2019年以來,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公益訴訟案件601095件、起訴31804件。2022年1月至9月較2019年同期分別上升66.8%、1.8倍,法院支持率保持在99%以上。2022年1月至9月,公益訴訟案件訴前整改率99.8%,較2019年同期增加0.9個百分點。
2019年至2022年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理新領域案件(含新增法定領域)12.5萬件。2022年1月至9月,立案新領域公益訴訟案件4.6萬件,增速繼續加快,占比持續上升。
數據分析
辦案質效提升,勢能持續釋放
近年來,最高人民檢察院先后部署“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為民辦實事 破解老大難”公益訴訟質量提升年等專項監督活動,圍繞人民群眾切身需要,聚焦法定重點領域啃硬骨頭、打持久戰,同時,積極穩妥進行新領域探索,辦案規模穩步增長,辦案力度持續加大,著力提升辦案質效,彰顯了公益訴訟檢察獨特的制度效能與蓬勃的發展活力。
辦案中,檢察機關創新形成了“雙贏多贏共贏”“訴前實現保護公益目的是最佳司法狀態”“持續跟進監督”等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理念。最高檢第八檢察廳廳長胡衛列介紹,這是充分運用黨領導一切這個最大的政治優勢,積極有力促進行政機關發揮主動糾錯機制作用,以磋商或者檢察建議等非訴方式督促協同行政機關開展前端治理,推動絕大多數案件在訴前環節得以解決。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加強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并提出完善公益訴訟制度。2018年以來,英雄烈士保護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安全生產法、個人信息保護法、軍人地位和權益保障法、反壟斷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等以單行法的方式賦予檢察機關在相應領域提起公益訴訟的法定職責,各級檢察機關積極響應,加大辦案力度,勢能持續釋放。為加強引導、帶動辦案,最高檢發布積極穩妥拓展公益訴訟案件范圍的指導意見以及英雄烈士保護等領域辦案工作指引等,還發布相關領域典型案例,組織開展無障礙環境建設、軍用機場凈空以及紅色資源保護等相關專項監督。同時,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特定群體權益保護等其他新領域探索日趨成熟,也使得案件數量不斷增長,推動公益訴訟檢察走向更廣闊空間、發揮更大作用。
數據評價
潤物細無聲
“無障礙環境建設是一個小切口,但是小切口能成就大事業?!比珖舜蟪N瘯瘑T、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委員,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呂世明表示,公益訴訟檢察是潤物細無聲。無障礙環境建設不是少數人、小眾群體的需求,而是社會全體成員的需求,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檢察機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利益至上,解決老百姓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努力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檢察機關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銳意探索、勇于創新,公益訴訟檢察制度不斷完善,相關實踐也日益豐富,既在生態環境保護等法定領域重點發力,又在英雄烈士權益保護等新興領域不斷探索?!痹谖錆h大學環境法研究所所長、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秦天寶看來,在案件數量穩步增長的同時,檢察機關辦案更加注重案件質量,不斷推動檢察權與行政權之間的良性互動,實現了最佳的辦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