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來賓市武宣縣桐嶺鎮水稻機收現場。廣西農業農村廳供圖
中新網南寧10月27日電(楊陳 劉建文)廣西農業農村廳27日介紹,為克服高溫干旱、寒露風、農資價格上漲等不利因素影響,當地正千方百計抓好秋糧后期田間管理、冬油菜擴種、秋糧收獲等“三秋”農業生產工作,確保實現糧油雙增目標。
為順利推進廣西“三秋”農業生產工作,當地農業農村部門召開了全區秋冬種生產工作視頻會議,對秋冬種工作進行部署。下發《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做好晚稻后期生產工作的通知》,加大對在田糧食作物田間管理工作,組織技術專家到田間地頭進行技術指導。加強水稻病蟲害及寒露風的防御工作,廣泛組織抗旱減災,確保秋糧增產豐收。
在做好晚稻收獲的農機服務保障工作方面,廣西引導并幫助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和農戶特別是種糧大戶簽訂作業合同,鼓勵并引導有機戶為無機戶開展作業服務,提高農機利用率和作業效率。成立了跨區機收接待服務站,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落實聯合收割機、插秧機跨區作業免收過路費等政策,做好跨區作業農機具轉移安全保障工作;組織開展機收減損大宣傳、大培訓、大比武活動,提升廣大農民群眾節糧減損意識及規范化操作、標準化作業的能力水平。
廣西橫州市平馬鎮三叉村推廣應用水稻新品種及新技術,晚稻熟色好,穗大粒多,豐收在望。廣西農業農村廳供圖
此外,廣西把發展油菜生產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一項重大措施。根據宜油則油的原則,重點在油菜傳統種植區桂林、柳州、河池、百色等市發展冬種油菜。做好油菜品種篩選,充分利用中晚稻收割后的冬閑田,確保全面完成全區擴種10萬畝、全年63萬畝冬種收籽油菜種植任務。廣西還對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模式進行了總結,繼續抓好模式技術試驗示范熟化和宣傳培訓,提早謀劃好來年大豆、玉米種子儲備等工作。
據農情統計,得益于上述措施,截至10月21日,廣西全區已收中稻211.69萬畝,占種植面積的98.56%,晚稻已收156.7萬畝,占種植面積的12.37%,中稻機收206.39萬畝,晚稻機收153.5萬畝,水稻機收率超過97%以上;玉米已收144.9萬畝,大豆已收44.6萬畝、紅薯已收60.96萬畝。
目前,廣西晚稻長勢良好。截至10月9日,晚稻分類面積1266.89萬畝,晚稻一、二類禾苗占分類面積的92.69%,比去年同期多0.35個百分點,豐收在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