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科技智能制造產業園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配套設施齊全,深受年輕人喜愛。(資料圖) 蘇委武 攝
中新網南寧10月27日電 (張廣權 姚琳尹)大力發展小戶型公租房,實現對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應保盡保;通過騰空土地、原址新建、異地安置等方式實施棚戶區改造,讓城鎮棚戶區居民居住環境進一步改善;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讓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困難群體住得好,住得起。廣西住房和城鄉建設廳27日介紹,過去十年來,廣西住房保障體系不斷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設穩步推進,棚戶區改造大力實施,住房保障能力持續增強。
公租房兜底保障 為“租房客”筑起安居夢
走進南寧市惠民安居·仙葫苑公租房小區,只見小區幼兒園旁的休閑小廣場上,居民們有的打乒乓球,有的健步走,有的“遛娃”,笑聲和交談聲相互交織,透露著幸福美滿的生活氣息?!拔易钕矚g早晚在小區散步,看著這些熱鬧的人群,就感覺生活很有希望?!弊鈶魵W少明說。
村民柯永松去年夏天搬進了新房。(資料圖) 姚琳尹 攝
通過妻子單位“團租”的方式,歐少明申請到一套二房一廳的公租房,妻子劉瓊金是南寧市青秀區環衛站工人,她告訴記者:“我們一家三口原本住在江南區城中村出租屋的一個大單間,環境很差?,F在有房住,不怕漲房租不怕被趕走,自己在這座城市的歸屬感更強了?!?/p>
廣西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在做好城鎮低保低收入家庭、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住房保障的同時,統籌將新就業無房職工、外來務工人員和大中專畢業生等群體納入住房保障范圍,還精準保障重點領域、重點發展產業群體,通過定向分配和單位“團租”方式,將公租房保障延伸至環衛、公交等公共服務行業以及重點發展產業中符合條件的人群,著力解決基層職工階段性住房困難問題。
公租房作為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致力于解決城鎮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2016年以來,廣西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建設、分配機制及融資機制,逐步轉變公共租賃住房保障方式,實行實物保障與住房租賃補貼并舉,進一步完善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積極發展小戶型公租房,強化廣覆蓋和分類保障相結合,對新就業無房職工、外來務工人員等住房困難群體做到精準保障。截至2021年底,廣西累計建成公租房48萬套,幫助153萬困難群眾圓了“安居夢”。
“老房”換新家 筑好城鎮居民安穩的家
晨光和煦,微風徐徐,不用出門,就可享受江邊美景。從客廳的落地窗往外看,江水大橋綠樹入畫來。搬入綠城楊柳郡小區這套160多平方米的安置房幾個月來,柯永松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坐在窗前喝茶、會友、賞江景?!安晒?、通風好,視野也寬闊,比我原來住的舒服多了?!?/p>
前幾年,柳州市將柳北區白沙村納入棚戶區改造范圍。作為白沙村的村民,柯永松實現“出棚上樓”。他介紹,白沙村是城中村,此前房屋建設雜亂無章,部分已十分破舊?!皹前ぶ鴺?,采光通風不好,白天屋里也是漆黑一片,治安很不好,小偷可以從這棟樓跳到那棟樓,居住條件差?!?/p>
柳州市棚戶區改造項目和其他商品房項目一樣,均建立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和長效監管機制,所有墻板、窗戶等用的都是高品質的建材。新建安置房項目也會考慮建成后居民就業、就醫、就學、出行等需求,同步開展項目周邊路網等其他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確保與安置房項目同步開工、同步建設、同步投入使用。
十年來,廣西大力推進棚戶區改造,重點攻堅集中成片老臟亂差棚戶區,通過原址翻建、異地遷建、加固改造、房屋置換、周轉安置等方式,2012至2022年共實施棚戶區改造101.56萬套,多途徑滿足了老百姓“以小換大、以舊換新、以危換安”的住房需求,全區老城內集中成片、環境臟亂差的棚戶區得到有效改造整治,進一步提升城市品質。
圖為柳州市最大的保障房小區河西桃花源公租房小區。(資料圖) 姚琳尹 攝
加快建設保租房 讓新市民安居更安心
去年7月,22歲的朱楚林住進了深科技智能制造產業園小區,這是他在廣西的一個“小家”。去年畢業,朱楚林在桂林找到工作的同時,住房問題也得到解決。他說:“我是湖南長沙人,在這邊吃住行都很方便,對面的產業園里有員工食堂,每天晚上下班吃完飯走回小區打球、散步。生活在嶄新的小區里,讓我對未來的生活更有信心?!?/p>
桂林經濟技術開發區秧塘片區的深科技智能制造產業園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是利用存量用地建設的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內設健身房、足球場、籃球場、圖書閱覽等配套設施,并免費向住戶開放;還設置了智能門鎖系統、智能用電系統和覆蓋全公寓的無線網絡系統等便利服務。產業園內的職工以及周邊零售、物業服務、企業安保等行業的外來務工人員都租住在這里。
2021年至2022年,廣西計劃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7.52萬套,致力緩解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困難。截至目前,發放項目認定書128份,涉及保障性租賃住房6.3萬套,工作進度排名全國靠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對廣西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做法予以肯定,將廣西4項經驗做法向全國推廣。
“十四五”時期,廣西將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指導各地因地制宜制定計劃,在人口凈流入量大的城市加速完善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布局,同時研究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在稅費減免、金融信貸支持、資金補助、用地落實、前期手續辦理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解決城市新市民、青年人落腳城市的后顧之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