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沉迷手機爸爸幫請
  • 游客吐槽25元看海洋館就幾個魚缸游客吐槽25元看海洋館
  • 陸鴻 他的逆襲故事感動中國陸鴻 他的逆襲故事感
  • 加大技術防治網暴力度 打造理性網絡生態加大技術防治網暴力度
  • 他到全國近百個村莊 邀請2萬名老人免費吃晚餐他到全國近百個村莊
  • 手動檔車油耗持續增加是為什么呢?手動檔車油耗持續增加
  • 專題推薦
    圖片新聞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匯聚起各民族團結奮斗的強大力量——訪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寧代表

    廣西新聞|來源:光明日報2022-10-21 08:46:20|網絡編輯:王琳

    \

    【代表訪談】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加強和改進黨的民族工作”。10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時,對廣西發展給予充分肯定,稱贊廣西“民族團結、社會穩定、邊疆安寧,八桂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巨變”,“體現了黨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祖國南疆的成功實踐,是我國新時代10年偉大變革的生動縮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寧代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廣西將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匯聚起各民族團結奮斗的強大力量。

    劉寧代表說,廣西是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區,長期以來就有各民族“同頂一片天、同耕一垌田、同飲一江水、同建一家園”的優良傳統。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十分關心,2021年4月在廣西考察時,稱贊“廣西是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勉勵我們“要繼續發揮好示范帶動作用”。自治區黨委、政府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托,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推動民族團結進步的根本要求,作為凝心聚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的生命線、幸福線,進一步總結好、運用好、發展好民族團結進步的成功經驗,科學、精準、有效做好民族領域各項工作,引導全區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讓各民族心連心、手拉手的好傳統代代相傳,推動全區民族團結進步工作走在前列、作出示范,讓民族團結之花綻放得更加絢麗。

    一是加強黨對民族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把加強黨的領導貫穿全區民族工作各領域全過程,不斷完善民族工作體制機制,強化各級黨委主體責任,持續加強基層組織和基層政權建設,推動各項工作往實里抓、往細里做,不斷開創新時代民族工作新局面。

    二是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民族政策,認真貫徹落實《民族區域自治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先后制定(修訂)實施12個自治縣自治條例和25個單行條例、67件涉及民族事務的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

    三是扎實推動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帶領全區各族人民決戰脫貧同心攻堅,376.5萬少數民族人口實現脫貧奔小康,壯族姑娘黃文秀先進事跡、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得到習近平總書記充分肯定。接續推進脫貧地區發展,統籌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補齊民族地區就業、教育、醫療、文化等社會事業發展短板,穩步推進各族人民共同富裕。

    四是持之以恒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構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大宣教工作格局,將其納入干部教育、黨員教育、國民教育,搞好社會教育,既做看得見、摸得著的工作,又做大量“潤物細無聲”的事情,常態化開展以“感黨恩跟黨走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的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等活動,有形、有感、有效推動“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理念深深扎根于各族群眾心中。

    五是全方位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大力弘揚各民族優秀文化,持續打造“壯族三月三”等民族特色文化品牌,深入推進各民族人口流動融居,全區由兩個以上民族組成的家庭多達163.66萬戶,各族人民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十口之家、情融五族”在廣西比比皆是。

    10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時,要求廣西“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在推動邊疆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上展現更大作為,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在推動綠色發展上實現更大進展,在維護國家安全上作出更大貢獻,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上取得更大成效”。廣西將如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接續書寫民族團結進步新篇章?

    劉寧代表表示,廣西將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緊跟偉大復興領航人踔厲篤行,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自覺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從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高度謀劃做好民族工作,牢牢把握團結奮斗的時代要求,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深入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匯聚起各民族團結奮斗的強大力量,奮力開創新時代壯美廣西建設新局面,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廣西力量。

    一是夯實思想文化基礎,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像愛護自己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貫徹落實到全區工作各方面,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持續提升“壯族三月三”“劉三姐”等特色品牌影響力,傳承弘揚黃大年、黃文秀等先進模范精神,為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注入更多廣西元素,持續推動各民族增強“五個認同”。

    二是夯實物質基礎,建設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幸福家園。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科教興桂戰略、人才強桂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力推進產業振興,促進更高水平開放合作,加快推進區域協調發展,走出一條符合廣西實際的高質量發展路子。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不斷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和覆蓋面,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讓各民族群眾幸福美好生活更具品質、更有品位,讓各民族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上一個也不掉隊。

    三是夯實社會基礎,建設各族群眾守望相助和諧家園。抓好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十百千”工程,深入推進新時代守邊固邊興邊,持續鞏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成果,深入實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項計劃”,做好城市民族工作,構建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促進各族人民全面交往、廣泛交流、深度交融,鞏固發展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

    四是夯實法治基礎,建設邊疆穩定平安家園。堅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務,健全完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民族政策和地方法規體系,注重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妥善處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和問題,有效防范民族領域的各種風險隱患,持續把保障少數民族群眾利益納入制度化、規范化、法治化軌道,加快推進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鞏固發展安定團結的良好局面。

    (本報記者 周仕興 王瑾雯)

    網友評論 [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網站簡介 | About BBRTV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專題回顧 | 中文簡體 | English | ti?ng Vi?t Nam | ???????

    廣西廣播電視臺 版權所有

    廣西壯族自治區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支持指導

    廣西廣播電視臺 主辦

    本網站由北部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国产精品九九久久
  • <button id="svptf"><acronym id="svptf"><input id="svptf"></input></acronym></button>
    1. <span id="svptf"></span>
      <dd id="svptf"><track id="svptf"></track></dd>
      <th id="svptf"></th>
      <tbody id="svptf"><optgroup id="svptf"><noframes id="svptf"></noframes></optgroup></t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