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日子天天放在歌里過】
八桂鄉村皆畫卷 壯鄉百姓笑開顏
《壯鄉美》是一首根據那坡山歌改編創作的民歌,黑衣壯歌手用壯語唱出自己對壯鄉新貌的所見所想所感,感情真摯,韻味十足。
走進那坡縣坡荷鄉弄耀村,一條條鄉村道路串聯延伸,一棟棟房屋錯落有致。廢柴草堆在村民自發打理下井然地擺放;閑置木料經過簡單修飾做成圍擋;老人們坐在家門口的長凳上嘮家?!慌蓪庫o祥和的鄉村景象。
村民何建林:“這幾年弄耀村變化很大,道路加寬了,做了硬化,綠化也做得很好,家里也做了亮化,比以前好多了?!?/p>
環境美、人心齊,村兩委積極帶動群眾種植山豆根,利用“冬閑田”種植時令蔬菜,著力發展蛋雞養殖等。
村民許秀華:“村里來我們屯租田地種菜,我們不但得租金,我們還出來做工,一天100元?!?/p>
如今的弄耀村,鄉村美,產業旺。今年4月,弄耀村入選百色市第一批鄉村治理示范村鎮。
鄉風文明建設是實現新農村由內到外產生根本轉變的重要推動力。達臘村是那坡縣多民族融合聚居村寨之一,在這里,家家戶戶大門上都貼著寫有村規民約、村訓、家訓內容的家風家訓牌。
村民梁桂仙:“我們家的家規家訓牌是:遇橫切莫逞氣,遇謗還要自修?!?/p>
那坡當地民族節氣多、風俗多,為推動移風易俗,村里讓最愛唱山歌的黑衣壯同胞將良好行為和習慣編排成壯族嘹歌傳唱,并發到QQ群、微信群,讓外出務工的群眾也能聽到。
達臘村村民王佳紅:“我們村現在紅白喜事比闊氣、講排場的少了,厚養薄葬、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的多了;封建迷信的也少了,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多了?!?/p>
達臘村黨支部書記李康德:“達臘村自開展移風易俗以來,村情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各民族之間和睦相處,好民風、好家風、好鄉風在我村隨處可見?!?/p>
“朝陽散金發 壯鄉展新顏 山青青 水藍藍 朵朵紅棉花兒鮮”,這首根據那坡山歌改編創作的《壯鄉美》,唱出了“村容村貌美 鄉風民風美”的喜悅之情。弄耀村、達臘村的變化是廣西新農村建設的縮影。數據顯示,目前,廣西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5.3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已經完成403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區建成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率在90%以上。
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廳長、自治區鄉村振興局局長黃智宇:“這十年,廣西脫貧地區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脫貧地區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設施得到全面改善,住房、飲水以及電、路、網等基礎設施得到全面改善,脫貧群眾生活保障水平大幅提高?!?/p>
(記者黃婉 通訊員韋盈先、馬彩娜)